奇乘資訊
聯系方式
新聞詳情
學問與學識:吃一塹長一智與對待事物細節
發布:2019-7-27 點擊:2232
·奇乘·
吃一塹,長一智。即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也。
經歷使我們長進,被動使我們成熟,教訓使我們認真。
現實生活中,凡事都有個主體,勿偏離這一常識性原則。
凡事就要去抓著它的重點。實際工作中,我們往往會忽略這些要素,以致某些方面被動與受牽制,甚至這樣低級性的錯誤我們還會一犯再犯。
這也就是說,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的知識面也都是有限的,但是我們卻要面臨各種不同領域發生的事情,以及我們要去校驗和解決這些問題,這種狀況下,動輒我們就請相關專業知識人士來處理也不實際。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就是學問,凡事它都有規律,只是我們不夠細心,常會忽略一些要素,以致出現狀況,所以古人云吃一塹長一智就基于此,不然不經歷這些,我們還真不知道什么是專業技能與其中的講究。
吃一塹長一智,它告訴了我們凡事只要去細心,抓著其事物的主題與要點,再去按格式層次排序突出主題與要點,以主題要點為中心做文章,闡明主題與要點其妨礙是非,這就是社會事物所普遍存在的規律之學問。
學問就是懂行,在當下高度文明之復雜時期社會,我們每一個人的學問面都顯得極為有限,卻又要無時不刻地面臨來自廣域世界很多專業發難的問題,甚至是某一個問題處理不好,都會將我們置于萬劫不復之地里。
所以,我們任何人都不可能懂知怎樣處理好那么多來自異域專業知識性很強的挑釁與發難,但是我們又不能逃避,我們只有設法找出訣竅,找到處理問題的捷徑,找到挑戰者的弱點,以此應用贏得為自己盡快脫身。
其實學問并不神秘,本來很多事情都是很顯而易見的簡單事件,只因被權力、專業、技能、學術一搗鼓,才演繹出來所謂的復雜之問題,社會信仰質變,致很多人守不住道德底線而輕浮,甚至是以恥為榮,走向邪惡。
社會規則錯亂,行業原則越發無人操守,社會問題形成極端與惡性循環,各領域幾乎都不再按常理出牌,我們生活在這個矛盾復雜的時代,就必須用一個睿智的方略去應對處理事情,不然我們會因紛擾不息而崩潰。
藉此,我們更有必要去考究學問,破譯學問,拆解學問,組裝學問,制造與優化改進學問,建造出獨具自我風格的學問,以此抵制不良社會風氣,讓那些所謂的權威都變成狗糞,讓那些以懂行自居的學問丟人現眼。
只要細心,只要認真,我們都可以獲得令自己引以為榮的高深學問,只要我們敢于為自己爭取資格,我們也行,我們都一樣可以成為創造學識的進步精英,成為制造學問的經典人物,成為締造社會文明的杰出代表。
學問不端,學術不端,專家不端,科研不端,職務不端,它就必定存在破綻,它也必定違背相關法規,雖說中國法規還很滯后,但只要我們針對社會不端現象去仔細比對相關法規條文,還是能讓這些不端家伙就范的。
破解,是一種智慧,破解是一種樂趣,破解也是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你一旦找到它的規律,它也就不過而已了,沒了神秘,這時的你也就能讀懂人性與社會了,甚至能從破解里升華自我,或從中汲取營養與得益。
在這個社會生活,我們可以不去制造規則,但我們不能不去面對規則與處理規則,否則我們就別想生活安寧,畢竟我們身邊時刻到處都潛伏著各種各樣的規則與游戲,或稍有疏忽,我們就被他人設計的陷阱給套了。
人生不能總是吃一塹長一智,我們不能總是被別人牽著鼻子,我們不能總是被他人算計后懊悔。為此,我們需要跟進社會,與社會和時代發展同步,通過透析社會規則,豐富自己的學識,從此不讓自己活在困惑里。
這世上本來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因為所謂的學問做作,不過他們也逃不過之動機----程序----要素----格式之規律。就此,我們探討學問不但能自保,還能震懾邪惡有所顧忌,并能敦促社會風氣向良性循環發展。
同類新聞
- 2019-7-26 社會與人生綜合理念<九>
- 2019-7-26 社會與人生綜合理念<八>
- 2015-11-12 社會與人生綜合理念<七>
- 2015-11-11 虛偽誤了很多中國人的一生
- 2015-11-10 學問與學識:吃一塹長一智與對待事物細節
- 2015-3-24 社會與人生綜合理念<六>